糖心VLOG内射频网站视频:糖心女生灵犀-用意念打游戏、控制机械狗、输出汉字……上海脑机接口技术有突破

频道:热点 日期: 浏览:1

7月18日,上海张江模力社区的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岩思类脑)的实验室内,一名工作人员头部佩戴“脑电帽”,通过捕捉大脑视觉皮层产生的特定电信号,全程无需手部操作,不用碰触鼠标和键盘,即可用意念操控游戏角色。

2025年7月18日,上海张江模力社区,工作人员佩戴“脑电帽”,全程无需手部操作,用意念操控游戏角色。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摄

与此同时,通过“脑电帽”,这名工作人员还可以用意念控制外部设备——机械狗,在实验室里搭建的环形赛道内,帮助“机械狗”实现前进、后退、左右平移和转动等动作。

“这只是脑机接口应用场景的入口,目前已经可以实现精准实时解码,准确性超过了90%,未来通过脑机接口技术,我们可以把用户脑信号转化为清晰可识别的操作指令,除了脑控游戏,还可以脑控月球车、脑控智能家居等,也可以帮助残障人士、失去语言功能的患者,实时实现大脑与外界的信息交互。”当天,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岩思类脑首席科学家李孟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李孟,原本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出于对生物大脑视觉信息处理机理的好奇,他前往美国佐治亚医学院转入神经科学进行研究,随后赴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后,并在德国马克普朗克学会生物控制论研究所担任研究科学家,于2021年回国,成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

位于上海市浦东张江模力社区的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摄

就在7月17日,有媒体报道,岩思类脑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合作,近日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突破。受试者的大脑植入电极后,经过短时间训练,通过解码其大脑神经电活动,与脑部电极相连的电脑就会解码出神经活动对应的中文语句。这一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科研成果,将为渐冻症、脑卒中等失语患者带来福音。

“这次我们和华山医院等合作在脑机接口领域的成果是一个植入式人类中文语言解码,这一解码离不开AI——脑电大模型,解读语言方面的脑电信号,是脑电大模型的一项重要功能。”李孟说,采用脑电大模型,一方面是准确性高,声母和韵母识别的准确率都超过83%,同时可以在半秒内输出一个完整的中文语句,语句不限长度;其次是可以泛化,其团队用54个中文汉字对受试者进行100分钟的模型训练,大模型随之被拆解成声母、韵母等元素,再经过排列组合后,实现覆盖常用汉字近2000个,外推率达到1:36。

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发的脑电大模型,是目前中文解码的最高水平。受访者 供图

“解读中文的脑电信号比英文难得多,因为英文的音素只有40多个,而中文包含声母、韵母还有四声音调,排列组合多,这样可以使音素达到400个以上,我们的外推率达到1:36,这已经是中文解码的最高水平,目前我们还在持续进行训练,希望可以积累足够多的样本后,再在国际上发布最新的研究成果。”李孟说。

李孟表示,此次与华山医院合作病人均为难治性癫痫患者,具备语言功能,借助了该院的神经技术设备,为患者接入脑电信号,通过脑电大模型解码成中文语句,未来可以帮助渐冻症或失语症患者重新建立语言输出的能力。

“之所以能开展这项研究,主要是由于与华山医院开展多年合作,积累了大量的人类颅内脑电数据,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样本量的数据库,这也为我们的AI技术储备了‘语料’。”李孟坦言,2024年,在上海市科委支持下,华山医院牵头建立了iBRAIN脑电数据联盟,目标是建立全球最大规模、标准化、共享型侵入式颅内脑电数据库,实现来自不同医院和设备的无缝对接与高效共享,用于脑机接口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

将神经电信号解码成中文汉字的过程。受访者 供图

“未来,我们还会开展更多临床试验,根据技术研究路线图,我们先通过朗读把文字输出,接下来会通过默念来实现输出,随后就是通过大脑的意念进行输出。我们争取在一年时间内实现概念解码,不需要通过朗读和默念,即脑子里面想什么就可以直接输出,譬如失语患者想叫医生或需要打车去哪里,马上就会在电脑中显示相应的文字。”李孟说。

李孟同时表示,随着这一技术研究深入,未来还可以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如脑控智能家居,“譬如你想关窗或开空调等,都可以实现用意念去控制。”